今天时间:
简体  |   繁体
追寻历史的音符,奏响时代的强音

日期:2022/02/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2021年9月24日晚,器乐作品《声声不息》在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闭幕式文艺晚会上与观众初次见面。这首作品是由中央民族歌舞团青年作曲刘晔根据作曲家俞礼纯早期创作的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重新编创而成的民族器乐曲,获得了业内人士的好评。


此作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用民族音乐文化展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理念。


“声”有虔诚,“声”有希望,“声”有韵律,“声”有光芒,一弦一柱,一丝一念,声之璀璨,熠熠明艳。是黎明,是繁星,是初夏虫鸣,是寒冬烈风,是西南山谷的回响,是北方边陲的游吟,是来自远古的呼唤,是发自心底念念不忘的回响。




一声乐音,有着两千年历史的羌笛倾诉着中华文明的绵延;羊头琴的弹挑之间,是黄河儿女敢于战天斗地的桀骜气节;天地苍茫,长调与马头琴诉说着草原上悠久的故事;葡萄架下,小伙子手中的热瓦甫不知是弹给哪位姑娘。

作品中的民族乐器均为各民族极具代表性、有着历史积淀且不常见的乐器,包括:蒙古族拉弦乐器马头琴、四胡,弹拨乐器拖布秀尔、火不思以及打击乐器蒙古鼓;朝鲜族拉弦乐器奚琴、打击乐器杖鼓;傣族弹拨乐器叮琴;哈尼族吹奏乐器巴乌;彝族弹拨乐器月琴;羌族吹奏乐器羌笛、口弦;维吾尔族拉弦乐器艾捷克、弹拨乐器热瓦甫、打击乐器手鼓;回族弹拨乐器羊头琴;壮族弹拨乐器天琴;苗族吹奏乐器芦笙;藏族拉弦乐器弦子等。

19种民族乐器音色的整合,各段落的精心搭配,全曲结构分明,旋律层峦起伏,声部间交织交融,层次由慢渐快由远及近,以音乐勾勒出的乐以道和的民族艺术画卷跃然眼前。


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邀请,中央民族歌舞团器乐作品《声声不息》参与录制央视民族器乐节目《风华国乐》中国年,并在除夕之夜播放。

一首好作品的诞生是时代赋予的力量,是文化不朽的积淀。生逢盛世,我们一定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牢记初心使命,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创作出更多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更好地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供稿:民乐团

视频来源:央视《风华国乐》

文/樊玥

图/翟红屹 王靖祺 张宇鑫

制作/都一杰

©中央民族歌舞团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25342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30003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1号 邮编:100081   技术支持:国家民委舆情中心

搜索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