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2/29
由中央民族歌舞团推出的大型原创民族音诗画《融聚千年》今晚将如期上演。这台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高水平的舞台艺术形式生动展现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恢宏历史的舞台作品,凝聚了相关领导、众多专家和全团上下的智慧与心血。
剧目的缘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民族歌舞团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民族文化艺术积累和丰富舞台实践经验的国家级文艺院团,我们越来越多地思考:如何用好文博考古资源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深耕历史题材进行创作,用文艺的形式在舞台上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如何通过一台剧目,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概念有形有感有效地展示在观众面前,深植入观众心里?
所以我们的目标定位,就是要打造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作为文艺战线的国家队,我们要担当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开始了创作前的学习、参观、研讨,最终,经历了100多次的研讨会和50多版的文稿修改,最终形成了这台将要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大型原创民族音诗画《融聚千年》。
这部剧的整个篇章结构。全剧摘取了中华历史长河中一些比较特别的、具有代表性的、为世人熟知的素材,通过古今共鸣、万疆共美、家园共筑三个篇章和序幕、尾声衔接过渡,每一篇章都有一个“共”字,每一篇章的内容都突出了“情”字,整部剧用一种柔性的叙事来表达历史、文化、家国,进而演绎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背后蕴含的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史,传递各民族共同家园、共同身份、共同名字、共同梦想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这部剧的几个亮点。在整部剧中,为直观、感性、艺术地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我们融入了乐、诗、画这些中华民族共有文化符号,在文艺表达上向诗词歌赋、人物故事等历史宝库深挖,在呈现形式上加强节目组合表意的功能,用“融合性”艺术手法展示好“多元一体”关系,打造“文物+艺术”新范本,带领观众在经典诗词歌赋中追溯各民族交融汇聚的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自信包容和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精神。
《融聚千年》中共有14个歌舞乐节目,包括情景表演、音乐短剧,要在100分钟的时间内实现叙事完整逻辑结构清晰,串场和舞美、视频的功能和意义就更加突显,如何在轻松愉悦和典雅审美中保持贯通融合、顺畅自然,让观众形成一种对内追寻、沉浸启发的初衷,串场引领和大屏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在这台剧目中,我们的演员也体现了一专多能的特点,舞蹈演员唱起来,声乐演员和器乐演员舞动起来、走动起来,在沉浸式的氛围中去呈现节目,通过最真实的肢体语言与观众面对面,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共同触摸和感知最真实亲切的中华文化。
欢迎大家走进中央民族歌舞团,走进民族剧院,感受这台由历史文化、精美诗词和精彩节目有机融合、综合体现“美”“新”“融”特点的剧目,一起在《融聚千年》的文艺创作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构筑更美好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供稿:信息中心
图/张宇鑫
制作/杨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