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时间:
简体  |   繁体
《融聚千年》观后评|王一楠:金声玉振耀中华——大型原创民族音诗画《融聚千年》观演札记

日期:2025/01/02



千年于宇宙不过须臾,然一花悟世界,方寸见乾坤,吾辈正赖此片刻光阴,才得以窥探宇宙之奥秘。大型原创民族音诗画《融聚千年》以磅礴气势,于时空交错之中,勾勒中华民族独具之精神图谱。于我观之,此番演出恰似漫步于中华文明宇宙,亦是探寻民族文化精魄之旅。节目传递诸般意象,尤以“刚健”为要,此番美学意蕴与精神品性,于篇章中得到诠释。

中华文化常予人以重和谐、尚中庸之印象。然如张岱年先生所言,“刚健有为”乃中华传统文化要义之首,诚哉斯言。此种精神不仅现于历史长河中的民族抉择,更渗透于文化表达诸多层面。

玉器之美,温润与刚韧兼具。女子群舞《玉色》以玉变为意,巧妙捕捉此文化符号之双重特性。舞者姿态流转,得见“外圆内方,刚柔相济”的生动气韵。

吴彤先生一曲《今时明月》,千年诗心若皓月横空,光耀全场。月色虽清冷,然其光华不移,正如李白一生怀才不遇,却能写下“生不用封万户侯”的傲句,尽显刚毅不阿,文人风骨。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融合乐舞《盛世华彩》所呈现的大唐气象,未止于历史场景之重现,而是对巅峰文明的极致演绎。强国之风范,百业之兴盛,文化之从容,万邦之交融,尽在其中。

贯穿多个节目的打击乐时如惊雷,时似细雨,令观者于震撼听觉体验中,感我华夏血脉不屈不折。此阳刚之美,实为千年文明之精粹,亦为民族精神之根柢。

古言,金石有声,不考不鸣。《融聚千年》的艺术成就正在于此。它如同巧匠善工,以当代艺术之锤凿,叩击古老文明之金石,使其发出穿越千年的雄浑之声。此声既显金石之雅音,更具金石可镂之坚毅;既承千载文明之积淀,又显当世锻造之新章。是故观演至末,使人顿生感慨:中华民族之刚健品格,经千载淬炼愈显其华,神州儿女同心同德,定当为盛世最强音。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研究员、副秘书长)


供稿:信息中心

图/孙立君

制作/杨春苗

©中央民族歌舞团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25342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30003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9号 邮编:100081   技术支持:国家民委舆情中心

搜索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