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8/10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135°。
每年这一天,位于我国湖南省西部、素有“百里苗乡”之称的苗族聚居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都要举行盛大的“赶秋节”。“苗族赶秋”是花垣苗族至今保存下来最古老、最原生态的民间传统节日,入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央民族歌舞团与花垣县结缘至今,已经已有两个年头。
艺术源于人民,献给人民
2017年,中央民族歌舞团送戏下乡到花垣,并在这里设立了第一个采风创作基地。两年来,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艺术家们多次来到花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向少数民族群众学习,汲取创作营养,采撷文化养分,推动艺术创新。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位于武陵山腹地的花垣县十八洞村脱贫致富的故事,2017年,中央民族歌舞团创作排演了音乐情景剧《梦圆故乡》,把十八洞村从“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的生动故事搬上舞台,在北京上演多场,并入选2018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展演,同年12月,在总书记“精准扶贫”提出5周年之际,《梦圆故乡》回到“家乡”,在湘西州浓情上演,受到省、州、县各级领导和十八洞村民的一致称赞。
2018年,中央民族歌舞团组织艺术培训中心和“高参小”帮扶项目的北京市三所小学的音乐、舞蹈、美术教师来到花垣,通过参观非遗、座谈交流、教学研讨等方式,教与学相促进,帮与带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国家艺术院团的社会功能。
乡音不改,乡情不变
再次来到这里,就像回到了家乡,再见到亲人。藏族演员阿旺用花垣话唱起了当地歌曲,掀起了晚会第一个高潮,花垣人笑了,笑得很开心。当马贤深情演绎《父老乡亲》时,场内观众开始跟着合唱,这首打动无数人的歌曲唱到了他们心里。采风基地的设立,也让中央民族歌舞团苗族歌唱演员麻丽萍,这只花垣飞出的“金凤凰”多了回乡的机会,一首《梦里苗乡》,更是唱出了对家乡的思念和祝福。彝人制造组合开场一句“我们回家了”,“看到了美丽的花垣幸福的人们”,打动无数“家人”,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体育场再次沸腾了。
浓情演绎,其乐融融
今年赶秋节以“赶秋的世界 世界的赶秋”为主题。在这个赶秋收获的季节,风回来了,雨回来了,我们也回来了。当听到著名歌唱家曲比阿乌甜美的声音时,有“家人”亲切地说,“大凉山飞出的百灵鸟如今飞回花垣了!”五色风器乐组合用多民族乐器的组合表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其乐融融的景象和各民族别具一格情意浓浓的祝福。
夜已深,人潮渐渐退去,燃情的一幕幕仍在眼前。我们的家在这里,这里有我们的歌声,笑声,朴实的乡亲……
明年赶秋再回来。
来源:信息中心
文、图/刘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