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8/05
7月的最后一天,中央民族歌舞团赴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演出团队在党委书记黄耀萍、副团长王成刚的带领下,从海东市一路向南,经过6个多小时的颠簸和海拔的一路攀升,终于到达青海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海拔3800米的黄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今年是青海解放70周年,也是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成立65周年,8月1日,在蒙旗大草原举办第20届草原那达慕盛会。
放下行李,队伍直奔腾格里赛马场开始走台,广阔的草原已经驻扎了很多蒙古包,听说不少是从外地赶来的。随着音乐声在草原上响起,不少牧民走出蒙古包向临时搭建的舞台前涌来。听说是中央来的团,牧民竖起大拇指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好!”
“早穿皮袄午穿纱”,草原的天气就是这么多变。从开始走台时的20度到下午大家穿起了毛衣,晚上舞美工作人员在临时架起的音响操控台调试音响时,已是穿着大衣都在瑟瑟发抖了。草原一望无边,这里有什么就用什么,蒙古包围成的更衣室、化妆间,对于中央民族歌舞团的演职员已然司空见惯,“这样最天然”,演员们轻描淡写。
8月1日早上不到7点队伍出发。大雾弥漫,草上满是露珠,还有红毯上清晰可见的白霜。大家边走边聊着自己因为高原反应而一夜难眠的经历——头涨、头痛、呕吐,心慌,胸闷……
但是为了把党中央的关怀、国家民委的祝福、各民族同胞的温暖,送给草原上席地而坐热切期盼的牧民,大家常常是舞台上面带笑容,舞台下大口吸氧,真的“拼了”!随队而来的当地医生说:“你们真是好样的!这么难受在舞台上却一点也看不出来。”
能流利说汉语的牧民不多,他们觉得自己“很赚”——“坐在草原上就能看到中央团的表演,能看到真人,能听到这么好听的歌,看到这么好看的舞蹈!”“我也想去北京”,小姑娘说完,害羞地躲到了妈妈身后。
对于草原上的人们来说,我们的歌儿唱到了他们的心里,我们的舞步跳出了他们的心声,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党中央的关怀,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这种方式很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永远不会过时。群众的这种“喜”和“乐”,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作为我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一个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
多年来,中央民族歌舞团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党委的领导下,顶风雨,冒寒暑,克服一切困难,把好戏送到民族地区、送到人民群众中间。
中央民族歌舞团这支“红色文艺轻骑兵”,将永不褪色,脚踩坚实大地,用向上向善的艺术愉悦人心,激励人心,鼓舞人心,凝聚人心,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
来源:信息中心
文、图/刘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