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7/10
农历六月六,是苗族的山歌节。应当地邀请,中央民族歌舞团南下赴湘送戏,助力苗族传统节日盛会——六月六山歌节。
7月6日一早大部队从北京出发,由于天气原因,到达目的地城步苗族自治县时,已是晚上8点多。路上花去的13个半小时里,有9个多小时在飞机上。
那个蓝色的背影叫林冬梅,是本次演出的“管家”,负责外联和团队吃住行安排。
每到一处,面对不同的舞台,不管多晚,舞剧团都要走台调整队形,精抠细节。舞剧团姜美红团长留给镜头的永远是背影。
9点钟,走台、合光。
热情的群众听说来了中央团,早早守在广场候着,哪怕是不穿演出服的走台他们也想先睹为快。
12点,雨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围观的群众纷纷散去,我们的演出团队仍在坚守。
凌晨1点40分,节目走台合光完成。
4点半,灯光舞美人员灯光调试完成。
六月的天气就是这样,雨说下就下。
第二天上午10点,大雨。带队副团长卢云升召集大家在酒店5楼开协调会,“就是要解决问题,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总导演、各工种负责人,城步方对接人员,就演出方案、预案一一进行梳理——安保问题怎么办?雨天地滑演员安全问题怎么解决?电力保障是否跟得上?节目无缝对接必须精确到秒……
所有的问题都太专业,却又是不得不面对、不得不解决的。
“晚会不仅要呈现好我们的作品,地方节目同样要出彩。有中央民族歌舞团参与的晚会我们就不允许出现任何不完美。”总导演邓兰英有点“凶”,负责这台晚会的城步老肖有点怕她,但却不得不承认,“民歌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啥叫中央团,你们的追求完美让我们知道了为啥你们的演出那么好看。”
“下雨不怕,但要保证演员的安全,保证演出服的损坏程度最小。”舞美中心徐刚主任关心的不仅仅是舞台呈现背后的技术问题。
午饭后雨小了,却仍没有要停的迹象,广场上空又飘起调试音响的声音,还有场地上总导演走来走去“指手画脚”的身影。
“演出不开始,我们的准备工作就没有休止符。”演出处张超处长一句话形象地道出了每一台晚会背后的敬业与执着。
晚上9点08分,完成部分节目的走台调试后,开始大联排。雨仍在下,场地上五颜六色的伞花、雨衣,还有穿透雨雾照射而来的幻彩灯光,在雨中,仿佛都成了它的配角……
坚守初心,不负使命——
没有挂在我们口头,却牢牢记在了每个人的心里,付之于行动。
让每一台晚会完美呈现不留遗憾,
是民歌演出团队凝聚人心不言自明的内驱力,也是每个民歌人的标配。
夜已深,祝愿演出一切顺利,也一定会顺利。
来源:信息中心
文、图/刘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