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时间:
简体  |   繁体
《融聚千年》观后评|李天翼:千年凝彩•民族庚兴

日期:2025/02/10


经过近两年的策划和筹备,大型民族音诗画《融聚千年》终于在甲辰龙年的岁末,正式在民族剧院与观众们见面了。这部由中央民族歌舞团倾力打造的作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将民族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与现代舞台技术相结合,生动地讲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恢宏历史,立体地反映了中华儿女凝心聚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画卷。

整部作品在篇章架构上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通过序幕、尾声以及“古今共鸣”、“万疆共美”和“家园共筑”三个篇章,构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艺术叙事。

序幕以当代青年的视角切入,通过他与历史的对话,带领观众走进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开启了一场探索千年、融通古今的文化之旅。当他翻开中华民族恢弘的历史书卷,所记录的每一段历史无不让他心生感叹,他也用那些充满着民族自信与自豪的表达,串联起整台作品。而观众们也在他的真情流露的表述中,泛起心中那份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

作品中的每一个篇章,既有深沉的历史厚重感,又不乏生动鲜活的情感表达,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凝聚力。

在“古今共鸣”篇章中,通过器乐重奏《千载回响》、女子群舞《玉色》、独唱《今时明月》和融合乐舞《盛世华彩》等节目,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多元性、包容性和开放性。这些节目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在内容上体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共同铸就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明格局。

“万疆共美”篇章则聚焦于展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各民族文化的共美意蕴。通过情景合唱《青春山河》、群舞《万里驼铃万里波》、情景器乐合奏《川流云响》和音舞诗话《诗乐光华》等节目,观众能够感受到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留下的优秀文化,以及这些文化如何共同为祖国的山河注入和谐色彩,为民族复兴注入和平向往。

“家园共筑”篇章则着重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团结进步和精神家园的共建。通过音乐短剧《一路生花》、新民乐秀《绽放》、独唱《你我共家园》和打击乐与舞蹈《鼓舞中华》等节目,展现了各族人民在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中,如何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以及如何共同构筑崭新未来的美好家园。

尾声部分通过主题曲《寻迹千年》将整台演出的中华文化符号进行总结,表达了融聚文化力量谱写崭新篇章的主题。这首歌曲不仅为整场演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且在情感上进一步加深了观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和理解。

观赏完整部作品,笔者最直观的感受是这部作品与以往中央民族歌舞团的作品在风格上有着显著的不同。在以往的印象当中,中央民族歌舞团的作品都极具民族特色,展现的多是各民族的幸福生活,呈现的多是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是一种情感上自由奔放的表达。而这部作品在气质风格上完全可以用“精致典雅”来形容,这也是中华文明所展示出来独特气质。

“古今共鸣”篇章中的女子群舞《玉色》,女舞者们身着素雅的汉服,动作轻盈如玉,不仅是对传统美学的致敬,更是对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生动诠释。不禁让笔者想起东晋诗人庾肃之的那首《玉赞》,“圆璧月镜,璆琳星罗。结秀蓝田,辉真荆和。元圭特达,瑜不掩瑕。质鲜气润,流映滂沱。”著名音乐家吴彤带着对李白《把酒问月》中那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深刻理解,创作的这首《今时明月》,唱出了历代中国人对月亮的情怀与哲思,曲调悠扬,词意深远,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时空交错的境界,让人在聆听中感受到古今文化的交融与对话。

“万疆共美”篇章中,群舞《万里驼铃万里波》中,借助鸠摩罗什的视角向观众展现出了这条千年丝路上那些至今让人津津乐道的历史记忆。张骞、班超、玄奘、李白……他们都曾穿越茫茫沙海,将这条丝路不断延续,这是文明的纽带更是融合的象征。音舞诗话《诗乐光华》更是将诗乐舞融为一体,作品中的16首诗作,虽然来自不同民族的诗人之手,但无一不是表达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天下和平的共同向往。当“故乡在何方?塞北云茫茫。幸逢大一统,中外无边防。” “男耕女织天下平,千古万古无战争。”等等这样的诗句,配以激昂的乐音和舞蹈时,那种激荡人心的力量让每一个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振奋。

作品中除了有对历史文化的追溯,更有当代题材的呈现。“家园共筑”篇章中,音乐短剧《一路生花》以“路”为主线,讲述了一位当代男青年带着爷爷的夙愿,向着“青藏铁路、独龙江公路、大凉山5634慢火车、天山南北隧道”四个民族地区出发,通过在路途中的所见所闻,展现了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建设家园,向往美好生活的时代面貌。这四条路的开通,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其建设的艰难程度和遇到重重困难,无一不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当代体现!但作品呈现出的并非沉重的情感表达,而是充满了乐观与向往,满眼都是幸福与希望。

作品《融聚千年》不仅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体验。作品中的14个节目皆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探索,所体现出的不仅仅是艺术形式上“融”,更是各民族历史记忆的“融”、思想文化的“融”和社会经济的“融”。节目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无论是悠扬的乐曲、跃动的舞蹈还是细腻的戏剧表演,都无不彰显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观众在欣赏过程中,不仅能领略到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更能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创新精神。

在当今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大型民族音诗画《融聚千年》将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重新唤醒,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意义,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团结力量。



©中央民族歌舞团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25342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30003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9号 邮编:100081   技术支持:国家民委舆情中心

搜索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